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孩子學琴是父母要努力!? 家長在孩子學習音樂道路上的腳色卷之二

最近聽說一些程度很好的學生,家裡都有tiger mom, 也就是非常嚴格的家長在旁邊盯著練琴,這種努力值得敬佩,而結果出來孩子的程度也確實不錯,但是這也常造成親子甚至家庭關係的緊張,而且對孩子來說練琴變成一個被動(雖然未必痛苦) 的事情,有時候他也因此失去主動感受音樂的能力,潘老師小時候學琴的時候也同樣有類似的經驗,讓我最近在思考家長在小孩子學琴中扮演的腳色。

這個腳色的一個極端就是: 一邊是甚麼都不管的家長,只負責接送上下課,完全不進來的,或是進來陪了但是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放空,對上課內容完全沒有接觸的。

另一個極端就是音樂虎媽,不但上課全程認真作筆記主動發問又回答問題,回家天天盯著孩子練琴,甚至發明出一些獨特/古怪的練琴方法訓練孩子以達成老師課堂上的要求,拼命幫孩子報名比賽,甚或告訴老師應該怎麼教、聽哪裡。

我們理想中的家長角色,當然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某處,但是這個某處的平衡,是微妙的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很獨立不需要家長,有的孩子則非常需要。家長或許很了解孩子,但也或許不了解孩子想要的或需要的是甚麼,這是一個家長學生老師三方可以常常拿出來討論得很好的課題。

如果你是學音樂的孩子的家長,有幾個方向是可以思考的
1. 多用肯定與鼓勵的話,慎用(最好不要用)否定或批評的話
2. 多用疑問句代替告訴答案,讓孩子能思考和回憶老師教的內容
3. 陪孩子上課,練琴是很好的親子相處機會,也是影響孩子面對音樂的態度的關鍵,請不要輕易放棄
4. 當然陪孩子練琴的時候還是要有目標與要求,而不是敷衍了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訂定目標
5. 對孩子要有無比的耐心和信心,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
6. 對上課內容、練習方法上有不懂或是挫折感可以盡量問老師,若發明或得知了新方法也請先和老師溝通以免做無意義的練習甚至受傷,常和老師孩子溝通,就能找到最適合也對孩子最有幫助的腳色。
7. 如果練琴吵架了,先冷靜一下,告訴自己,沒有關係,我不是個失敗或是壞媽媽,孩子也不是壞孩子,練琴當然會累會有挫折感,我們追求美好,但不要求一定要總是完美的練習狀況,It's okay。
 8. 除了樂器練習以外,很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聽音樂和對音樂家、音樂中的感情或風格的感受, 否則只是一昧的練習,就會忘記了學習音樂的初衷。

各位家長們辛苦了,我們一起努力!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潘老師的教琴隨筆之一

上個月帶了三個要比全國音樂比賽的高中生,恭喜他們都獲得優等,在激烈的全國賽中表現優異!

這幾個學生是以前的老師介紹來上課的,程度都很好。
這位老師基本技巧打得很紮實,因此學生基本姿勢都還不錯,幫他們調整了一下左手角度和手腕突出的問題。右手雖然我的運弓方式和他們原來的老師不盡相同,但學生也能嘗試修正來解決一些運弓和音色的問題。

但很有趣的是,同一個老師教的,但三個人的演奏與音樂風格截然不同!
學生A中規中矩,原本拉的有些平淡,我給了他一些音樂上的意見,希望做出比較對比鮮明的氣氛與風格,他雖然害羞不太敢做,但很快就pickup而做出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音樂。

學生B則是剛好相反的熱情奔放型的拉法,音樂上的想法非常多(雖然有的有點怪),有時候簡直是改編作曲了!我還得把這些溢出來的想法導入正軌。

學生C的技巧很好,音准技巧速度都很不錯,但是卻好像沒有什麼音樂上的想法,除了老師的要求以外,對曲子就沒有其他的思考了,我常常故意追問他對某段音樂有什麼想法,他還是答不出來。經過多堂課慢慢引導之後,至少在他的腦中留下了音樂創意的種子,希望有一天能發芽茁壯。

唉,台灣的學生被填鴨式教育荼毒太久了,考卷做了太多,到最後只會回答選擇題與是非題,遇到要自由發揮了時候只好愣在那裡。這些孩子必須打破原先的世界,重新學習獨立思考,不管是音樂也好,任何行業也好,否則一旦離開學校,沒有老師帶了,要怎麼辦呢?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恭喜了孩子們,希望你們從現在起開始“想”吧!